去庫存支撐滬鎳價格
7月以來,滬鎳在基本面疲弱和A股市場拖累下大幅下行,價格屢破新低,目前已跌破電解鎳和鎳鐵企業生產成本,大多數企業面臨虧損,市場多空分歧明顯。我們認為,鎳礦與金屬鎳的去庫存是主要支撐因素,鎳價下行空間受限。
鎳礦持續去庫存
由于國內鎳礦產量零增長,并且進口下降,截至7月17日,我國主要港口紅土鎳礦庫存為1495萬噸,周環比減少10萬噸,年初為1945萬噸。6月后港口紅土鎳礦庫存下降趨勢加劇,預計至今年年底,港口紅土鎳礦庫存將降至1300萬噸。
鎳進入去庫存階段
當前,LME鎳庫存為46萬噸,加上生產商和消費商庫存,全球總庫存為57萬噸,庫存消費周為15.5周。全球鎳產量增速下滑始于2014年一季度,但是消費增速下滑從2014年三季度才開始,在四季度觸及低點后,2015年又有所回升,二季度已經出現抬頭跡象,預計三季度消費增速仍會進一步上行。
后市鎳產量將低于消費量,即全球鎳市場面臨去庫存。預計至2015年年末,庫存消費周將降至14周,而LME鎳價與鎳的全球庫存消費比存在較為明顯的負相關關系。
鎳整體供應下降
國內六大交割品牌生產商電解鎳年產量預計在18萬—19萬噸,其中金川電解鎳產量80%以長單交付。預計下半年電解鎳產量增速會下降,一是由于目前價格處于低位,電解鎳企業全線虧損;二是由于在資源瓶頸下,電解鎳將面臨持續的產能壓縮過程。2011年以來,進口電解鎳呈下降趨勢,預計2015年進口總量低于2014年。電解鎳產量難增,進口下滑。
國內鎳鐵產量出現明顯萎縮,尤其是高鎳鐵產量下滑明顯。一季度鎳鐵企業開工率在30%下方,二季度有所上升,但遠不及去年同期,上半年國內鎳鐵產量同比減少33%。產出下滑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環保壓力,二是原料供應受限,三是進口鎳鐵沖擊國內市場,鎳鐵生產企業的利潤縮減。
終端需求三季度或抬頭
不銹鋼需求低迷,出貨難,不過產量依然維持8%以上的增速。庫存方面,截至6月底,300系不銹鋼庫存為22.5萬噸,不銹鋼總庫存為30萬噸,較年初的26.4萬噸高出12%,但較去年同期的36萬噸下降了17.9%。下半年,房產銷售企穩復蘇將帶動板材類鋼鐵需求,因此需求層面目前處于黎明前的黑暗階段。
綜上,我們認為目前支撐鎳價的主要因素是鎳礦與金屬鎳進入去庫存階段,鎳價下行空間受限。但是鑒于7、8月為傳統需求淡季,鎳價料將呈現低位振蕩。鎳價在四季度上行是大概率事件,12月有出現年內高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