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的底部不再遙遠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近期的瘋熊市,同樣給鉛市場帶來了新一輪的困擾。
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鉛3個月合約從1月底的2300美元上方逐波下行至目前的1922美元;國內的滬鉛連續走勢的日線圖上,鉛價則從2月底16400元/噸的高位起跌,先是跌至3月底的15400元下方,后在5月初的瘋熊市中更是從反彈高點的近16000元直降至近期的15000元左右。所不同的是,國際市場目前尚無止跌跡象,而滬鉛的兩波下跌幅度基本相當,目前日線圖上連續出現十字星,初步筑底成功。
花旗銀行有色金屬專家Mark Liinamaa在日前舉辦的第七屆上海鉛鋅峰會上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目前鉛價處在較低水平,避險情緒主導了鉛價跳水,LME存貨增加也促使價格下降,但長期看,鉛市場的走勢仍是較為樂觀的。
他分析稱,在新興市場,運輸和交通行業對鉛的需求會越來越大。此外,中國自2009年開始有很多蓄電池項目對鉛的需求很大,可以希翼其拉動整個鉛的需求和產量。
應該說,只要經濟數據不太糟糕,下游鉛蓄電池業的精鉛采購回暖就將持續,加之鉛的消費旺季已經到來,鉛現貨市場成交趨于活躍,中游有放量出貨跡象,下游也有企業逢低按需采購。
商品風險管理公司美國福四通集團(FCStone)高級經濟師Edward Meir同樣看好未來經濟發展對鉛的需求。“汽車、計算機和手機行業都在不斷發展,還有不斷推陳出新的掌上電腦、平板電腦等,這些行業都需要電池,加上很多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很快,也需要市場不斷更新以前的電池設備,這大概需要40萬噸的新的鉛供給。”
目前,LME鉛的總體庫存接近36萬噸。路透社預測2012年全球鉛市場總體大約會有6.3萬噸的過剩產能,FCStone對此的預測為9.7萬噸。
對此,Mark Liinamaa認為,現在鉛庫存雖然看起來比較高,但考慮到經濟增長和相關產業發展對鉛的消耗速度的增長,這一庫存水平并不算很高。
更重要的是,中長期看,由于環保的因素,西方對鉛產能的供給會逐步減少,很多礦都可能被排在關閉之列。
Edward Meir說:“從生產的角度來講,現在鉛的生產在削減。我們知道澳大利亞鉛礦面臨著關閉的命運。我特別看好鉛的基本面,因為對環保而言,生產鉛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中國曾出現過鉛中毒的事件,當時中國政府吊銷了583家企業的營業執照,同時有1015家工廠目前也因為環保的原因面臨著關閉。雖然有一些企業已經恢復了生產,但是目前仍受到嚴格的監管。所以綜合來看,鉛的生產狀況是非常不容樂觀的。”
Mark Liinamaa還介紹,粗略地說,目前國外對鉛的回收利用率已達到80%的水平,而中國則僅有20%左右。
延伸閱讀
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員張莓:世界現有鉛鋅儲量靜態可供年限約為20年,已查明鉛資源量15億多噸,鉛儲量8500萬噸。
國際鉛鋅研究小組(ILZSG):2012年前兩個月,全球鉛市供應過剩1.9萬噸。2012年1~2月,全球精煉鉛消費量總計154.7萬噸,低于去年同期的164.6萬噸。同期,全球精煉鉛產量為156.6萬噸,低于去年同期的165.7萬噸。
上海中期:滬鉛反彈后震蕩走低,周邊金屬銅、鋅等均小幅收陽,凸顯鉛價的弱勢。不過倫鉛低位回升,或提振國內投資者信心。操作上建議多單謹慎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