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仲堯:塑機行業面臨困境前景光明
當人們早上刷牙的時候,用的是塑料牙刷;上班的時候,坐在鋼塑結合的車廂內;工作時用的是塑料殼的電腦;中午就餐時用的是塑料制成的餐具;晚上在家看的是塑料外殼的電視,洗澡時穿的是塑料拖鞋……與紙、鋼鐵、木材一樣,塑料制品已成滲透到千千萬萬個家庭,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二三十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工業迅猛發展,塑料制品不僅在許多工業領域替代了木材、鋼鐵,而且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塑料工業的發展,推動了塑料機械工業的發展,我國生產各種塑料機械的企業達到 1000 多家。近兩年塑料機械工業的現狀如何?發展的前景如何?記者近日專程采訪了在此領域工作多年的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教授級高工戴仲堯先生(以下稱戴理事長)。
戴理事長首先介紹了塑料機械的概念。他認為,塑料機械是一個大行業,包括生產塑料原料及各種塑料制品的機械。注塑、擠出當然屬于塑料機械,凹印機、制袋機、分條機等軟包裝設備也應屬于塑料機械,吹塑、中空成型、壓延、拉絲也是塑料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塑料機械從廣義上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但是注塑設備、擠出設備和中空成型設備應該說在塑料機械行業中屬于重點,這三大類設備占到整個塑機行業的 80%左右。而注塑設備又可說是這 3 大類設備中的重點,占到這三大類設備中的 50%左右。可見,注塑設備在我國塑料機械工業發展中占居十分重要的位置。由此也可以看出,注塑制品在我國工業的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戴理事長在談到我國塑料機械工業的發展情況時說,近些年,塑料機械工業發展很快,全國塑料機械生產企業已發展到 1000 家以上,但具有一定規模、實力的企業約 400 家左右。寧波的海天集團、廣東的震雄集團在國內堪稱是一流的。之所以稱之為一流,是因為這些企業不僅具有國際一流的設備、一流的技術和一流的生產工藝,而且具有一流的科學管理手段,管理是一個企業成功與否的重要方面。而且這些企業規模大、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的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塑料機械工業的發展與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從國際上看,發達國家中的美國、德國、意大利屬于塑機及塑料行業發展較快的國家。從國內看,江浙、廣東、山東等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發展得比較快。正是因為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比較快,塑料制品需求量大,塑料加工業的發展,推動了塑料機械工業的發展。近年來,興起的塑機企業有很大一部分屬民營股份制企業。相反,在西藏、青海、寧夏、海南等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基礎相對較薄弱的地區,塑機行業發展相對較慢,有些省份還沒有塑料機械生產企業。
戴理事長用 8 個字概括了我國塑機行業的現狀和前景:面臨困境,前景光明。
所謂面臨困境,是指近兩年來由于鋼材和塑料原料價格的上漲,造成了塑機生產企業處于兩頭受阻的局面。去年以來,工業用鋼材價格一路上漲,在一些地區甚至上漲了 100%,年末雖有回落但仍呈起伏攀升態勢。鋼材的漲價直接造成了生產成本的上漲和企業流動資金的緊張,這可說是上游受阻。下游是指因石油價格上漲造成塑料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得塑料制品加工企業不景氣,不得不壓縮投資,不購或少購設備。一方面是材料漲價,一方面是市場萎縮,再加上行業中無序的市場競爭,使不少塑機生產企業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在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甚至賠本的情況下,有些企業被迫減產,有些企業被迫停產。整個行業呈下滑態勢。
塑料機械行業何時止住下滑,走出低谷,戴理事長認為,從時間上很難準確地說。這不是行業自身能解決的問題,有政府部門宏觀調控的問題,主要是市場規律自身調節的問題。
對于塑機行業今后的發展,戴理事長充滿了信心。他認為,這是一個朝陽產業,前景是光明的。我國的塑料工業近些年雖然有很大發展,但與國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塑料制品在工業用品、民用品、醫藥衛生事業上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塑料水管、塑料汽車油箱、塑料輸液袋、輸血袋,不久的全塑汽車、塑料高壓容器、植入人體內的塑料導管等先進技術也將會傳人我國。高精塑料制品的出現,首先需要我們有高精的塑料制品加工機械,從長遠看,塑料機械有著十分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們要抓住機遇,預測市場,把握市場,不斷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戴理事長認為,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是一項十分艱巨、重要的任務,這是我國環保的一個重要課題。現在我國已經有了回收廢舊塑料再利用的破碎機,造粒機,今后我們還要花大力氣,加強廢舊塑料回收利用設備的研制、開發工作,這也是我國塑料機械工業發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